一、彩禮的性質
按照農村的一般習俗,訂婚要舉行訂婚儀式,婚約一方會向對方,或者各自的父母、親朋好友會向訂婚人贈送訂婚禮物,俗稱彩禮。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這種給付財物行為的性質應當加以區別對待:
1、基于包辦、買賣性質的婚約而發生的財物給付或者借婚約為名向對方索取財物。這種給付財物的行為因違反《婚姻法》的禁止性規定而歸于無效。《婚姻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2、婚約一方在平時給付對方一定數量價值較小的財物,以此來增進雙方的感情,進而促成婚姻的成立。這種給付財物的行為與婚約習俗無關,屬于正常的人際交往范疇,為一種無償的贈與。
3、婚約一方按照習俗給付對方一定數量價值較大的財物。這種給付財物的行為在性質上屬于婚約一方以結婚為目的而為的一種贈與,這是一種附條件的贈與行為,而不是一種無償的贈與。男女雙方的內心真實意思表示實際上是以婚姻的達成為預期的,這些財物在婚姻關系解除時是可以請求返還的。
二、關于彩禮糾紛處理的一般原則
關于彩禮糾紛的處理,《婚姻法》未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在司法實踐中,對《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的適用,筆者建議應注意以下方面:
1、首先要把握處理彩禮糾紛的基本原則,即《婚姻法解釋二》在決定彩禮是否返還時,是以當事人是否已經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的,給付彩禮后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收受彩禮一方應當返還彩禮。
2、雙方已經登記結婚的,只有在《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第2、3項的特殊情況下,才支持當事人的返還請求,其前提是雙方必須離婚。
3、《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中的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應當以絕對生活困難為標準,而不是相對生活困難。所謂絕對生活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其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拆遷房辦理房產證費用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0-12-20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5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以及糾紛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