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為男方送給女方的定婚禮品。彩禮多少,一般根據家庭生活條件及當地習俗而定,富家量多質高,貧家量少質次。建國前,大部分是一套衣料、兩雙襪子、一個包袱皮、首飾、胭脂等。建國后,數量逐漸增多,質量逐漸提高,一般是兩套衣料、兩雙襪子、一雙皮鞋、外加101元錢,意為“百里挑一”。80年代有送1001元、10001元者,意為“千里挑一”、“萬里挑一”。
結婚:舊時結婚,俗稱“將(娶)媳婦”。結婚前擇定喜日。喜日前一天,男家派族人到女家送禮品及化妝品,名曰“催裝”。喜日晨或前一二日,男家差人到女家抬取嫁妝,俗稱“抬喜盒”。喜日,男家親朋前來祝賀,俗稱“喝喜酒”,并贈錢,稱“上人情錢”(人情錢給戶主)、“賞錢”(賞錢給新娘)。家中及迎親必經之路沿途張貼紅“喜”字,從家中直貼至村頭。門上貼大紅雙“喜”,掛彩紅。早飯后,新-郎由本族兩男(俗稱“氈迎客”或“架氈的”)陪同,乘花轎,吹鼓手奏-樂前導,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娘在家中梳妝等候,花轎至門,女家迎新-郎入,奠于祖堂,拜見新娘親長,宴少頃,先出乘轎,新娘以紅綢蒙面,由其兄長攙扶進另一轎,由同輩男女各二人(俗稱“送親客”)陪同,隨同新-郎到男家。途中如遇廟宇、井、怪石等,“氈迎客”則抖開紅氈遮擋之,謂之“避邪”。新娘上轎之前,女家差一兒童,持紅布裹著的方盤,盤上整齊地擺著核桃大的生水餃,先一步送至新-郎家(俗稱“送小飯”),煮熟,等候花轎到來。花轎至男家村頭落轎,由新-郎的本族長輩在新娘轎頂扣一篩子,然后起轎,繞村街一周后到新-郎門前落轎,兩名女迎客(俗稱“攙媳婦的”)至新娘轎前,給新娘喂飯,然后攙扶出轎。轎前放一馬鞍,馬鞍上放用紅紙包裹的粘糕少許,新娘踩馬鞍下轎,在“攙媳婦的”攙扶下(南部山區(qū)外加由新-郎扯著紅綢帶拉著新娘)踩著“氈迎客”鋪下的紅氈(南部山區(qū)鋪高粱秸皮編的“折子”)至院內,新-郎、新娘面向天地牌位叩拜,名曰“拜天地”;再至堂屋,拜祖先,拜父母;然后送入洞房,新-郎、新娘同吃“小飯水餃”,喝合婚酒,新娘開始“坐床”。新-郎仍由“氈迎客”陪同,返回新娘家(稱“回親”),新娘家只宴請姑舅親戚及本族長者,新-郎一一相認,宴后返回自家。新-郎家中,中午大宴賓客。新娘一席設在堂屋正中,新娘坐于上座特備的羅*椅上,由新-郎的女性長輩、媒人、女迎客、女送客等相陪。晚上,村中好湊熱鬧者紛紛前往“鬧洞房”。“鬧洞房”者年輕人居多,亦有年長者,俗語謂“三日之內無大小”。翌日或間日,新娘家中差人將新娘接回娘家,名曰“搬九”,上午即送回,同時新娘的父輩兄弟同到新-郎家,名曰“會親家”,新-郎家盛宴款待。南部山區(qū)“搬九”系新-郎、新娘同去女家,女家中午設宴款待,下午返回。
建國后,結婚坐轎、請吹鼓手、拜天地等習俗漸廢。50年代,迎親多用“轎車”(牲畜拉的大車,上裝彩棚);60年代多用自行車;70年代多用拖拉機;80年代開始用面包車、小轎車。亦有旅行結婚和舉行集體婚禮者。
嫁妝:因生活水平差異,嫁妝的數量和質量差別較大,富者量多質高,貧者量少質次。舊時,一般陪嫁品為柜、箱、匣幾、桌、椅、鐘表、鏡子、被、褥、枕頭等。建國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妝檔次越來越高。70年代主要有立柜、五斗櫥、寫字臺、自行車、縫紉機、梳妝臺、折疊椅等,被褥面料多為綢緞。80年代中后期,嫁妝中收錄機、電視機、電風扇、電冰箱等高檔品已屢見不鮮。
謝媒:完婚后,婚者贈豬頭、酒等禮品予媒人,以示酬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動產不得成立留置權
2021-03-04量刑時交不了罰金怎么辦
2021-01-05收養(yǎng)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違反規(guī)定徇私向親屬發(fā)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yè)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0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jiān)管加強
2021-01-18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企業(yè)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