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解除同居生活關系時,雙方應首先經協商自愿達成財產的處理協議,協議的內容應不返強制性規定并尊重雙方意愿。但在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時,對于處理同居時的財產產生糾紛的情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規定,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據此,若當事人雙方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問題協商不成的話,可以到法院起訴的。
我國對于同居關系中關系財產處理是有相關規定的,從法律規定上來說,雙方同居前的個人財產仍屬個人所有,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共同購置的財產按照一般共有財產處理,若證明不了是雙方的,那么財產登記在哪方名下,即屬哪方的。至于房屋,我國實行不動產登記制度,對于必須登記的不動產,因為其價值高,對雙方的影響較大,必須采取謹慎處理的原則。一般情況下,非登記一方沒有證據證明登記的財產是雙方共同購置,且登記方又否認不動產系雙方購置,則該不動產不能作為共同財產分割,應屬登記的房屋所有權人一方的個人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1989年11月21日)
3.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
7.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經查確屬非法同居關系的案件,如涉及非婚生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問題,應一并予以解決。具體分割財產時,應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考慮財產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過錯程度,妥善分割。
9.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辦字第112號《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規定的精神處理。
10.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11.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財產時,應予適當照顧,或者由另一方給予一次性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女雙方簽訂的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08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