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權利用盡原則在植物新品種侵權訴訟中的適用。
《專利法》規定,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這就是限制專利權權利的權利用盡原則。司法實踐中,將該原則適用于品種權侵權訴訟,值得探討。
按照現行《條例》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品種權人許可,不得為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不得為商業目的將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其中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包括從被許可人獲得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后出售的單位或者個人。本案的被告通過從被許可人的被許可人的代銷人處購買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并出售的行為,屬于未經品種權人許可為商業目的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行為,構成侵權;盡管這樣認為或許對于品種權人的保護范圍太寬,而于被告等后續出售者似乎有失公平;但是品種權人和后續出售者之間利益的平衡,可以通過簽訂許可合同或授權的方式予以解決。鑒于我國部分種子企業信用缺失和侵犯品種權現象泛濫甚至猖狂的現狀,通過立法充分保護品種權人的利益,對于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售出后的繼續出售行為仍加控制并不為過。司法實踐中脫離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法律現狀和客觀現實,直接將《專利法》中的權利用盡原則適用于植物新品種保護,在實行制定法的中國,為法律所不容。
依據《條例》第六條規定,品種權人的許可權分為兩種:許可生產和許可銷售。經品種權人許可銷售授權品種繁殖材料的,不得生產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經品種權人許可生產授權品種繁殖材料的,不得銷售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品種權人許可被許可人繁殖授權品種繁殖材料的,不等于許可其銷售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被許可人對自己繁殖的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不享有銷售權,未經品種權人許可不得銷售;品種權人對被許可人繁殖的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仍具有獨占權。品種權人控制了授權品種繁殖材料的繁殖,就控制了授權品種繁殖材料進入市場的根源。所以,植物新品種繁殖材料的繁殖,不能適用權利用盡。
二、植物新品種侵權訴訟中先用權原則的適用。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這就是限制專利權權利的先用權或在先使用原則。作者認為,先用權不可能適用于植物新品種保護。
由于主流觀點錯誤地認為品種權與專利權最近似,所以就將專利侵權訴訟中的有關抗辯制度適用于品種維權。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幫別人擔保貸款的后果
2021-01-04行使不安抗辯權有何效力
2021-02-26醫療事故賠償協議書
2021-02-06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怎么規定
2020-12-02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