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然后制作拆遷項目上報政府審批(到縣國土局、市國土局辦理),政府審批同意的,發放拆遷許可證,進行拆遷程序。
拆遷過程中各個時期的注意事項
(一)拆遷前期
1.了解拆遷項目的背景
主要包括:拆遷項目的性質,是屬于集體土地上的拆遷,還是國有土地上的拆遷?拆遷的主體是誰?項目的規劃內容是什么?拆遷的期限、拆遷的規模是否和公共利益相關聯?拆遷的補償總額是多少?項目是否得到區、縣及以上人民政府的批準、是否履行了相關征收補償條例的法律文件?是否在征收開始的時候征詢了相關公眾的意見、是否按照2011年公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法律程序
2.了解各項拆遷安置補償政策
只有在充分了解拆遷政策的情況下,才能質疑其中政策的不合理、不合法之處。
3.做到以下原則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1)不搬家,搬家后就會造成不利的后果:①優勢地位的喪失②維權決心的喪失③信息渠道的喪失
(2)不抵抗避免人身傷害
(3)不簽字簽字代表權利的喪失
(4)不報價避免拆遷方了解底細
(二)拆遷中期
在拆遷進行過程中,拆遷方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打壓被拆遷戶,使用不同的違法手段來促進拆遷、壓低補償。一旦我們對拆遷方的慣用招數有了一定了解,對于未來的雙方對決就有了基本預計,我們就可以運用自己的手段,提高手中籌碼,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所以,在拆遷維權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自亂陣腳。要堅信只要采取相應的破解之道,對其所用招數進行一一破解,便可讓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處于優勢地位。
(三)拆遷后期
補償協議的簽署
1.補償不合理,不能簽字,簽字就表示對補償結果的認可,如果此時再說是被逼迫的,拿不出足夠的證據,就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
2.不能簽訂空白協議,空白協議猶如一張白紙,只要是簽字,內容的部分拆遷方就可以隨意填寫了,在簽字前,口頭的完美承諾沒有人會兌現,都知道空白協議是無效的,那也要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才可以,但往往證據是很難收集的,而且法官采信的可能性也很小。
(3)協議對方不能履行的處理方法。協議簽訂之后,就有了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去法院起訴。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然后制作拆遷項目上報政府審批(到縣國土局、市國土局辦理),政府審批同意的,發放拆遷許可證,進行拆遷程序。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向我們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錢交治安拘留罰款會怎么樣
2020-12-23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