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后違反有關規定怎么辦(《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追究對方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合同中如何確定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是指不履行、不適當履行、遲延履行合同義務的情形,不履行合同主要原因有三點,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文化知識局限、對主要條款重視不夠,合同執法偏寬客觀上縱容了違約行為的發生。合同的違約有損于合同的嚴肅性,不利于保證交易安全,有損于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也可能失去國際市場,不利于對外交流與合作。入世后需要加大對合同糾紛案件的執法力度。在審理中,應明確以下一些問題:
1、違約責任的構成及歸則原則
過錯責任的原則是指發生合同違約責任后,只有違約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違約責任。
違約方雖有違約事實,但其對違約沒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則不承擔違約責任,過錯責任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也有弊端,增加守約方舉證的困難,增加了法院認定事實的難度,適用它有很大的隨意性,因違約發生的糾紛,違約方違約過錯程度很難有一個準確的量化標準按過錯大小的劃分實際上為審判人員主觀確定帶來較大的隨意性,也不能排除人情關系對過錯責任認定使其更大程度上的隨意性。
2、無過錯原則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法院民事審判合同案件中,只要查明當事人確沒有履行合同的事實,只要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認定當事人的違約成立,不需要有反復舉證從過錯原則到無過錯原則是合同法制度的重大改革。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履行后違反有關規定怎么辦?建議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發現對方有違反相關規定情況時,應該要能先收集對方違法的證據,之后再咨詢下律師怎么處理妥當。面對對方違反合同履行規定該怎么處理,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農民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19企業拆遷補償款賬務處理
2021-01-05工廠拆遷工人如何賠償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