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后簽訂合同效力認定是怎樣的
1、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內容的補充的話,往往我們將后一份合同認為是前一份合同的補充協議,此時,只要內容不沖突,那么兩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沖突的話,則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為準。
2、原則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況下,我們都是要根據協議內容確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約定為準。
二、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相關法律依據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零二條 【合同生效時間】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廢止。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第四十四條 【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上述就是小編對“先后簽訂合同效力認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原則是如果前合同與后合同在內容上沒有沖突的,兩位合同均有法律效力,如果合同有沖突的,以后簽的合同為準。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9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