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涉嫌刑事犯罪民事案件中止的情況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案件中止是什么意思?
1、民事案件審理中發現其實是刑事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中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決之前,出現了某些使審判在一定期限內無法繼續進行的情況時,決定暫時停止案件審理,待有關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審判的活動。
3、《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
三、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應當具備的條件
1、財產保全一般由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是否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2、對當事沒有提出申請的,但爭議的財產可能有毀損、滅失或其他危險的,法院可依職權采取保全措施。
3、在起訴前,只能由當事人提出保全申請,且必須提供擔保。法院不能依職權采取保全措施。
4、其他適當的保全措施。
5、案件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屬于給付之訴。
6、在訴前或訴中提出申請。
7、訴中提出申請的前提是,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訴前提出申請的前提是,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民事案件中止的具體情況,可以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處理,法律上規定了上述情況是可以進行民事案件中止的,但如果不符合條件 ,也可以按照刑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來進行合法的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刑事中止審理申請書怎么寫
哪些情形下刑事案件需要中止審理
危險犯犯罪中止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核保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