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于劃撥取得的建設用地,其流轉要通過行政審批,并交納相應土地出讓金或者土地收益。例如: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9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準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第50條規定,設定房地產抵押權的土地使用權是以劃撥方式取得的,依法拍賣該房地產后,應當從拍賣所得的價款中繳納相當于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后,抵押權人方可優先受償。擔保法第56條規定,拍賣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所得的價款,在依法繳納相當于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后,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此外,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也有相應的規定。
2.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即便是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有些情況下也是不能直接進人流轉的。例如: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7條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一)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不符合本法第38條規定的條件的;(二)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四)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五)權屬有爭議的;(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第38條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井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二)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暫行條例第19條第2款規定:“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包含地上附作物和青苗嗎
2020-11-30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未按實際工資繳納社保是否違法
2020-11-12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投保人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