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根據省或國務院征用土地批準文件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村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
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提出。
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二、報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將公告后的土地補償、安置方案,連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采納情況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
三、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市、縣政府將征求意見后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批準后,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并交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四、土地補償登記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土地承包合同)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五、實施補償安置方案和交付土地
按規定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按期交付土地。
土地補償費歸集體支取,由村委會代表領取。如何分配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依據村民民主議事規則,經2/3以上多數通過分配方案即可。
安置補助費歸土地承包人,由承包人直接領取補償費。
青苗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助費歸青苗和地上附著物所有人,由所有人領取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