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是當庭宣判嗎
如果僅是對刑事處罰不服的上訴案,或者是單純的民事糾紛,一般都是會當庭宣判的。但若是其中還涉及到民事賠償糾紛的,如果當庭能達成調解的也可以當庭就刑事案宣判。對于民事賠償不能達成調解需要判決的,則往往會另行宣判,而本來可以當庭宣判的刑事判決也會因此不當庭宣判。
一審和二審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5、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7、審理期限不同。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如果僅是對刑事處罰不服的上訴案,或者是單純的民事糾紛,一般都是會當庭宣判的。但若是其中還涉及到民事賠償糾紛的,如果當庭能達成調解的也可以當庭就刑事案宣判。對于民事賠償不能達成調解需要判決的,則往往會另行宣判,而本來可以當庭宣判的刑事判決也會因此不當庭宣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07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可撤銷婚姻是否遵循自始無效
2020-12-03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