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6年11月,**公司與張某、肖某、劉某簽訂了一份租賃協議,約定將**公司承租的一座大廈轉租給張某等三人,用于經營酒店業務,租金每月5萬元,租賃期限2年。張某等人經營了5個月后,虧損很大,便終止經營。在此期間,張某僅支付了兩個月的租金,剩余租金經**公司多次催收未果,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張某一人支付租金15萬元并賠償相應的損失。法院經查核,“肖某”使用的是假名字,公安戶籍系統里根本沒有這個人。而作為知情者的張某在接到法院的訴狀副本后也銷聲匿跡了。
共同訴訟理論是經實踐檢驗能夠更好地查清事實,減少訴訟成本,實現最佳訴訟效益。本案中,轉租協議是**公司與張某三人簽訂的,而該協議早已不再履行,理應予以解除。劉某對于協議的履行情況,違約責任的承擔等享有辨論權。如果不追加劉某作為共同被告,卻要他承擔判決結果,有悖程序公正原則,同時,易產生糾紛,不利于生效判決的穩定。在共同侵權糾紛中,當事人的情況更為復雜,部分侵權人身份不明確乃是常有的事,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仍堅持共同訴訟理論。
連帶責任理論與共同訴訟理論并非水火不相容,權利人還可在執行階段選擇連帶債務人,以實現其選擇權,因而,追加共同被告于債權人有益無害。如查連帶債務人不明確的,可不予追加。這一點,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中體現得較為充分。如果“賠償權利人僅就部分共同債權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依職權通知未被訴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參加訴訟。須注意的是,其他共同侵權人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之規定條件的,自無可能追加,當然也不必追加。”①至于肖某的相關權利的保護問題,當他決定使用假名字從事民事活動的時候就應考慮相應的法律后果,法院對此不存在任何過錯。
對于此類情況需要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來進行處理,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