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1、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客觀特征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即為犯罪的實行和完成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
(2)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即犯罪活動在具體犯罪實行行為著手前停止下來。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tài)可能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
2、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也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
二、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jīng)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
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綜上所述,犯罪預備也屬于犯罪,當事人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處罰應當從輕。犯罪預備有主觀和客觀上的特征,主觀上當事人要有犯罪的意向,客觀上開始準備著手犯罪,比如準備犯罪工具、學習掌握犯罪技巧及跟蹤受害人的行蹤等。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是什么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報工傷的時限是多久
2021-02-15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房屋遺產(chǎn)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房產(chǎn)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房地產(chǎn)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事業(yè)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