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經濟市場在發生飛速變革的同時,許多不法分子也看準這一時機想要從中漁利,進行非法的經濟活動來牟取暴利占為己有。但我國的辦案機關早就將這類案件作為重點防護案件來處理了。下面就經濟糾紛涉及經濟犯罪都有哪些特征,這類經濟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一、經濟犯罪概述
經濟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經濟糾紛案件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實踐中,不少案件既涉及到經濟糾紛有涉及到經濟犯罪,為了能進一步來完善二者之間的關系,有必要對二者的內涵及聯系做出一個準確地界定,并對它的處理原則做出細化的規定,并完善移送的程序。
(一)經濟犯罪的定義
經濟犯罪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兩項概念,廣義是指:經濟犯罪活動或是違反了國家經濟管理法規的破壞國家經濟管理的行為,或者是利用職權來牟取暴利等行為。狹義地經濟犯罪是:行為人為了牟取不法利益,濫用商品的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所允許的經濟權限與經濟活動,違反直接或間接調整經濟活動的法規,危害到正常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秩序的行為。
(二)經濟犯罪的特點
1.侵害的對象是我國的市場經濟秩序。破壞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秩序罪的關鍵要素是:劃分經濟違法和經濟犯罪的界限。若一種行為雖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法規,但還未嚴重的破壞到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秩序,那么,就不構成犯罪。
2.該類犯罪客觀的表現為違反國家的經濟管理法規。在經濟管理或經濟運行中進行非法的經濟活動,嚴重的破壞了社會主義地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
3.經濟犯罪主體是自然人或者是單位。經濟犯罪的主體為單位的情況更多一些。
4.犯罪主觀方面,經濟犯罪極大多數都是故意犯罪,表現形式是以非法占有和牟利等目的。
二、經濟糾紛概述
(一)定義
經濟糾紛在民商事糾紛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在經濟活動過程之中,不同的經濟行為主體因為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這樣的糾紛要經由民事訴訟的途徑進行處理,因此經濟糾紛責任承擔主要是相關責任所帶來的賠償義務。
(二)案件特點
(1)近期受理的經濟糾紛的案件中,承包合同、貸款合同、購銷合同所占的百分比明顯的增加;(2)當事人地身份較為復雜,個體經營企業、國有企業、合資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等;(3)雙方的當事人所爭議的訴訟標的額大幅度增加,少則要十幾萬,多則回答到幾十萬;(4)大多數地被告因經營不善而沒有償還能力。
(三)解決糾紛的對策
第一,要加強法制的宣傳,廣泛的推廣公民尤其是法人學習相關政策和法律,增強公民的守法意識。
第二,正確的處理好政策與法律的關系,為企業創造出一個寬松良好的發展環境。對經濟緊張、周轉困難的企業采取一系列放水養魚的方法,扶持企業的正常發展,為穩定大局和經濟建設的服務著想。
第三,對各種經濟行為進行規范,是各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能認識并保障自己的權益。
三、經濟犯罪與經濟糾紛的關系
(一)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交叉案件中的常見問題
合同欺詐和合同詐騙的界限。在處理經濟犯罪與經濟糾紛交叉案的時候,要先明確經濟犯罪同經濟糾紛二者間的區別,防止將經濟糾紛錯誤定義為經濟犯罪,而對其采取不公正的處理;再者,也要有效避免對應當認定為經濟犯罪的行為,只是在表面上追究民事責任,這樣必然會放縱犯罪。
在社會生活中,合同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很普通的社會文本現象,其已經延伸至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司法實踐過程中,有效分別合同詐騙犯罪和合同欺詐是很關鍵的問題。合同詐騙同合同欺詐二者同屬于合同的衍生物,均涉及到了合同履約過程中,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沖突,通常來說,合同詐騙與合同欺詐性質是相同的,都屬違法行為,都具社會危害,但是二者也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其動機目的不同。合同詐騙行為人只是想單方面的享受合同條文中所規定的權利,而不想履行義務,行為人地目的是:利用簽訂合同的辦法,達到非法獲取對方利益的目的(此處所講的非法獲取是指,用欺騙的辦法把將對方的財產轉到自己的掌控下,并會以所有人身份將其保存、使用及收益)。合同欺詐指的是合同當事人一方,用故意欺騙的方式使對方陷入錯誤并且與其訂立合同,以使另一方當事人做出錯誤地意思與決定為目的,從而通過履行合同來謀取非法利益,實質為謀利。故在欺詐性的合同中,欺詐人在主觀上并沒有非法占有地目的,也沒有不履行合同地意思,目的在于用欺詐的手段與另一方當事人簽訂合同,從履行合同中來謀取利益。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判斷是否有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個關鍵亦是難點。
其次,其客觀方面存在差異。衡量合同詐騙還是合同欺詐,除目的與動機不同外,行為人的客觀表現也是以關鍵因素。詐騙罪的行為人目的是無償的使用以及取得合約人的財產,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所以他隱瞞真相、虛構事實的表現是:虛構合同的主體;攜款逃匿;大肆揮霍對方的財物;虛設擔保等。而在欺詐中,行為人通常表現為過分的夸大質量,自己地履行能力,以及數量等等。應注意的是,隱瞞真相表現為不告知或告知虛假的合同標的物的瑕疵,不聲明自身履行合同能力缺陷等。由此可見,二者雖均為欺詐性合同,但合同詐騙故意有無償占有的因素,且不會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而合同欺詐是為了在履行合同的同時獲取不法利益。
再次,在實踐之中,還應該注意其欺詐的程度。只有超過法律規定限度的欺詐才構成合同詐騙罪。在商業往來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欺詐的行為,而這一行為與合同詐騙之間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度的差異。只要對事實的歪曲度沒有超出在商業慣例中被許可的范圍,就尚未構成犯罪。所以,欺詐程度也可以作為罪與非罪的區分因素。
四、結語
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交叉案件最主要的表現為:因同一行為同時侵犯了民法和刑法關系,從而構成民事刑事案件交叉。還有一些案件,本是一起經濟糾紛案件而因受害一方想要最大可能的得到補償,寧愿違背事實,想方設法把案件刑事化;另外有一部分本來屬于刑事案件的糾紛,因為受害方欠缺基本的法律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而將其作為普通的經濟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在平時處理這類案件時,不僅當事人要認清案件性質,合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更需要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認真審查案件事實,正確定位案件性質和適用法律,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這類案件主要是相互交叉并存的特點。我國涉及這類案件時主要是以合同案件為多,犯罪人利用合法手段簽訂合同時,以欺詐或詐騙的形式,從而達到犯罪事實的構成的經濟犯罪。我國還要結合相關案情來進行判斷。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常見的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廣東省經濟犯罪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核保
2021-02-02《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