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的犯罪分子已經被公安機關抓獲時都會被詢問到是否要主動招認自己所有的行為,之所要要這么問也是因為國家在給這些犯罪分子一次減刑的機會并且還能夠協助國家機關盡快處理案件還受害者公道。那么,認罪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一、認罪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認罪認罰從寬跟刑法第67條所規定的自首從寬一樣的,是指可以從寬,并不是一律從寬。刑法所規定的自首,并沒有限定某一類案件可以適用,某一類案件不可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是一樣,沒有特定的案件范圍的限制。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如果警方作出抓捕犯罪分子的決定就說明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證據直接將其起訴至法院并給予其應得的處罰,但是仍然會在審判之前按例審訊希望能夠得到犯罪分子認罪的配合并得到相應的口供以加強證據效力,也是為了讓犯罪分子享受其最基本的權利。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未做鑒定可否先行起訴
2021-01-02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公司拆遷補償事項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