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國家的刑法是鼓勵相關的犯罪嫌疑人具有認罪的態度,因此對于認罪態度非常好的,犯罪嫌疑人會從寬處理,這就是我們國家所規定的認罪認罰的制度,但是很多人對此并不是特別的清楚,比如說。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認罪認罰判幾年?
一、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認罪認罰判幾年?
認罪認罰,會在原來的判刑基礎上從輕或者是減輕處罰,當然具體的判罪也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案件發生的情況來進行的。
《刑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我國法律對于非犯罪情節從重處罰只有法定從重處罰,不存在酌定從重處罰。 根據《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的說明,酌定情節可以分為從寬情節和從嚴情節,并不存在從重情節。 我國法律對非犯罪情節需要酌定從重的,如累犯、毒品再犯、國家安全累犯等均以明文形式進行了規定,即一切非犯罪從重情節均為法定,不存在酌定形式。我國法律未授予法官擬制法律的權利,因此非犯罪情節從重處罰不存在法定以外情況。
二、其他
一是賠償不單是直接的經濟損失,它包含超過直接損失的賠償及精神上的賠償。
比如一天工資10元。關一天賠你10元是不對的,要賠償20元、30元,甚至100元。而目前以為這就算賠償了。對于我來說,賠1萬元我都不愿意關一天。道理很簡單,失去自由的代價(或政府給公民造成的其它損失)決不能簡單的以直接損失計算,因為坐牢可不是一種正常的生存狀態,僅賠直接損失對受害者是不公平的,實際上等于縱容了政府的錯誤。試問,有哪個人愿意蒙受不白之冤在牢獄待幾年出來后拿全部工資獎金呢?別說按平均工資,就是翻番也沒人干。
二是賠償是對行政、司法機關錯誤的懲戒,這是建立正常法治秩序必須付出的成本。
這些機關因為失誤承擔了巨額賠償,而賠償款是納稅人的錢,(盡管賠償法有過失公務員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金規定,但實踐中很少個人賠,二則個人也賠不起,缺少可操作性。)公民知道自己選擇的政府犯了什么錯誤,促使人民監督它改正或者選擇更好的人。對行政、司法機關來說,賠償是教育他們的強制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就會接受教訓,下次謹慎的多。如果懲戒———賠償不到位(太少或不賠),行政、司法部門違法行為就會肆無忌憚地發展。比如說司法部門刑訊逼供致傷致死的賠償,如果高額賠償,對財政是很大的負擔,對政府有壓力,促使他們以后會接受教訓,真心抓隊伍建設,防止此類事件再發生,不會像現在有些地方表面上抓得緊,實際上為了“破案”對刑訊逼供睜只眼閉只眼。
高額賠償決不是“加重國家負擔”,而是為了實現更遠大的法治目標必須付出的成本,不付成本就不會進步,高額賠償是為了以后少賠償。這就是賠償的進步意義,可以建立人民(外部)監督和自我監督的懲戒機制。從此意義上講,賠償金多并不是一件壞事,政府就會變得聰明一點,它是國家法治建設取得成果的象征。怕就怕根本不賠或象征性的賠償,那才是法治的悲哀
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認罪認罰,具體判幾年還是需要根據他們的犯罪情節,以及一些相關的情況來進行判斷的。只不過認罪認罰的話肯定要比之前的判刑輕一點。具體可以咨詢律師。
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及相關司法解釋
2020年毒品犯罪最新司法解釋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宣告破產的公司能起訴嗎
2021-03-15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