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付款,很多人都會覺得麻煩,當付款金額大于手中現金時,往往會耽誤了很多事。所以在信用卡,作為便捷付款的同時,也需要擔心著自己的信息泄露問題。對于信用卡詐騙案,涉及到很多部門的合作辦案。那么最高人民法院信用卡詐騙是怎樣處理的呢。
最高人民法院信用卡詐騙是怎樣處理的?
一、對于一人持有多張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每張信用卡透支數額均未達到1萬元的立案追訴標準的,原則上可以累計數額進行追訴。但考慮到一人辦多張信用卡的情況復雜,如累計透支數額不大的,應分別不同情況慎重處理。
二、發卡銀行的“催收”應有電話錄音、持卡人或其家屬簽字等證據證明。“兩次催收”一般應分別采用電話、信函、上門等兩種以上催收形式。
三、若持卡人在透支大額款項后,僅向發卡行償還遠低于最低還款額的欠款,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可以認定為“惡意透支”;行為人確實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認定為“惡意透支”。
四、非法套現犯罪的證據規格,仍應遵循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原則上應向各持卡人詢問并制作筆錄。如因持卡人數量眾多、下落不明等客觀原因導致無法取證,且其他證據已能確實、充分地證明使用信用卡非法套現的犯罪事實及套現數額的,則可以不向所有持卡人詢問并制作筆錄。
注意區分號碼嚴防信息泄密
“這是一種最新出現的短信詐騙形式,最近一段時間我們時常接到客戶的反映。”一名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之前,銀行卡、信用卡詐騙大多以刷卡消費、購物為借口,這種方式現在大家已經比較了解,不容易上當,而最新出現的這種以“已扣年費、服務費”的名義發送短信息非常有迷惑性。如果市民撥打了詐騙短信中的咨詢電話,一般對方會稱客戶的信息可能被泄露,建議報警,并提供了一個所謂“公安局”的電話。市民撥打了這個電話后,會有一位自稱是專門打擊銀行卡犯罪的所謂“警察”告訴你,你的賬戶現在非常危險,必須馬上凍結,并要求你馬上提供卡號和密碼。
另外,據了解,除了“年費短信”外,最近還有一種詐騙短信非常具有欺騙性,那就是“網銀升級”。騙子會先發短信告訴你的網銀版本過期,應該馬上到某網站升級,而其實這個網站是高仿真的銀行網站,市民只要登錄這里的“網銀”,你的賬號和密碼就馬上被盜了。
鑒于此類新型短信詐騙的出現,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一定要熟悉并牢記自己所使用銀行卡的銀行服務電話和官方網址。如建行發送的繳費信息,肯定是來自統一的信息發送號碼,而且短信會有具體卡號的后四位尾號以及具體交易時間及金額。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客戶也可以撥打銀行統一服務熱線進行咨詢,謹防上當受騙。同時,所有銀行的銀行卡交易密碼和電話銀行密碼都是區分開的,服務電話里不會向客戶索要交易密碼,市民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賬號、密碼等相關個人信息。
年費有減免政策不一定要年年繳各家銀行為了鼓勵持卡人刷卡,多數信用卡首年是免年費的,之后每年的年費還可以通過刷卡滿定次數或滿一定金額來減免。如像建設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的信用卡大多規定刷卡三次可以免年費。“銀行辦理信用卡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借款利息并非是年費,所以銀行一般規定刷卡達到一定次數便能免年費,而在金額上沒有做出限制。”我市一家銀行的理財師告訴記者。同時,雖然不同銀行不同類型的信用卡年費收取金額不同,但大多普通信用卡的年費都在100至300百元左右,如果一張普通信用卡便收到像宋先生那樣高額年費的通知,其中肯定有蹊蹺。
此外,如果未激活的信用卡收到繳納年費的通知,這也是不合理的。
今年年初,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明令禁止信用卡不當營銷行為,強調信用卡未經持卡人激活,不得扣收任何費用,禁止對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發卡,附屬卡除外。因此,遇到這種對未激活信用卡索要年費的情況,無論對方是銀行還是騙子,都是有問題的。
繳納時間要謹記并非以自然年為準
大多數市民誤認為信用卡都是年底或年初才扣年費,其實并不是這樣。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多數信用卡的免年費期限不是以自然月或自然年為準的,而是以核準月份為準,12個月為一年。例如卡片正面有效期印為“10/12”,就表明卡片有效期為2012年10月,那么年費一般是每年10月份收取,每次減免年費的時間也是從今年10月至次年10月。
部分消費者為了免信用卡年費而選擇年底“沖刺”,在12月份刷夠規定次數,但其實很可能弄錯了年費收取時間,而白忙活一場。而最近出現的年費短信詐騙,或許也是騙子們不清楚這一規定,選擇了在年末年初進行詐騙,但是廣大市民可要清楚記住自己信用卡年費的繳納時間,這樣一來可以避免錯過刷卡免費期限,二來也可一眼識破騙子的伎倆了。
我們可以知道對于詐騙案的定義,本身的原因是占有很大因素的。當銀行的催款信息次數多了后,并且你的私人信息有所泄露,那么你很有可能被詐騙犯盯上了。所以對于信用卡,我們還是要及時還款。
信用卡詐騙罪追訴時效是多久,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最新信用卡詐騙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后應該保存哪些訴訟證據
2020-12-31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律師是否可以拒絕客戶的需求
2021-01-07土地劃撥的程序
2020-12-06行政強制措施應該多長時間解除
2020-11-30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