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信息高速化發展的時代,信息共享的網絡時代給我們的生活中帶來不少的便利,但于此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隱患,由于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的個人信息很容易外流,這就導致了很多不法分子運用這個其中的信息進行違法活動,集資詐騙就是其中的一項。那么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集資詐騙全部退還還會受到處罰嗎的相關知識。
集資詐騙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被告人能否積極返還集資款是影響量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積極返還詐騙資金有利于減輕處罰。如是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被告人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處罰。
一、集資詐騙是什么?
根據現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釋,集資詐騙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行為,達到騙取集資款的目的。其"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二、集資詐騙的司法解釋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數額較大:一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二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一百萬元以上
單位犯罪:
數額較大:十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五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二百五十萬元以上;
其它嚴重情節:造成惡劣影響的;引起被害人自殺、集體上訪的;給被害人造成十萬元以上損失的等。
依據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個人或單位集資詐騙數額的新規定,現階段應按照以下標準對集資詐騙數額進行認定[1]: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集資詐騙的數額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應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廣告費、中介費、手續費、回扣,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不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歸還可予折抵本金以外,應當計入詐騙數額。
三、集資詐騙追回的錢退給受害者嗎?
1、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如是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九條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從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集資詐騙全部退還資金還是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的,畢竟這已經是違法行為,運用詐騙的手段來騙取資金,捏造不實信息騙取錢財,已經給受害人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
2020最新詐騙罪量刑標準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信用證詐騙罪減刑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按多少算
2021-02-28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