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是指犯罪人員使用非法集資的手段將受害人的資金私自侵吞的一種犯罪行為。該犯罪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較大,受害人數眾多,所以國家對該犯罪正大力打擊。集資詐騙罪的量刑是根據該案件情節的嚴重程度和涉及到的詐騙金額多少來決定的,那么,什么認定集資詐騙金額數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如何認定集資詐騙數額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詐騙犯罪通常會涉及三種不同的數額。
1、詐騙犯罪行為所指向的數額,
2、受害人由于受騙而實際損失的數額,
3、行為人實際占有的數額。
同時,詐騙罪又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因此,行為特征上同時表現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對集資詐騙罪,當被害人的損失數與行為人的占有數不一致時,應當優先以行為人的占有數為定罪、量刑依據,兩種結果之間的差額可以作為量刑時的酌定情節參考;在未遂情況下,如果有損失數,應當以損失數為依據,沒有損失數時,可以以行為指向的數額為依據。
二、集資詐騙與一般集資行為的區別
1、考察行為人的目的,即考察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正常合法的集資行為,無論是否發生集資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簽訂集資合同時,主觀上均不存在無償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或目的;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則在主觀上有占有他人集資款或物的故意,其與他人簽訂集資合同并不是為了履行合同,而只是作為一種詐騙的手段,因為在簽訂集資合同時,行為人已經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2、考察行為人履行集資合同的能力和誠意。一般而言,正常合法的集資行為當事人,對集資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在客觀上有完全履行能力或部分履行能力,且在主觀上有履行的誠意并作了一定的努力;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則根本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也不會為合同的履行作任何努力。
在涉及到的集資詐騙案件中,當事人可能已經返還了一部分的詐騙款或者利息給受害人,法院在對該罪的行為人進行量刑時,會考慮到詐騙金額的大小,而詐騙金額的數字則是詐騙中行為人實際占有的數額,并非集資金額。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養子女對生父長時間扶養有繼承權嗎
2020-11-28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