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是指犯罪人員使用非法集資的手段將受害人的資金私自侵吞的一種犯罪行為。該犯罪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較大,受害人數眾多,所以國家對該犯罪正大力打擊。集資詐騙罪的量刑是根據該案件情節的嚴重程度和涉及到的詐騙金額多少來決定的,那么,什么認定集資詐騙金額數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如何認定集資詐騙數額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詐騙犯罪通常會涉及三種不同的數額。
1、詐騙犯罪行為所指向的數額,
2、受害人由于受騙而實際損失的數額,
3、行為人實際占有的數額。
同時,詐騙罪又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因此,行為特征上同時表現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對集資詐騙罪,當被害人的損失數與行為人的占有數不一致時,應當優先以行為人的占有數為定罪、量刑依據,兩種結果之間的差額可以作為量刑時的酌定情節參考;在未遂情況下,如果有損失數,應當以損失數為依據,沒有損失數時,可以以行為指向的數額為依據。
二、集資詐騙與一般集資行為的區別
1、考察行為人的目的,即考察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正常合法的集資行為,無論是否發生集資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簽訂集資合同時,主觀上均不存在無償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或目的;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則在主觀上有占有他人集資款或物的故意,其與他人簽訂集資合同并不是為了履行合同,而只是作為一種詐騙的手段,因為在簽訂集資合同時,行為人已經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2、考察行為人履行集資合同的能力和誠意。一般而言,正常合法的集資行為當事人,對集資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在客觀上有完全履行能力或部分履行能力,且在主觀上有履行的誠意并作了一定的努力;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則根本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也不會為合同的履行作任何努力。
在涉及到的集資詐騙案件中,當事人可能已經返還了一部分的詐騙款或者利息給受害人,法院在對該罪的行為人進行量刑時,會考慮到詐騙金額的大小,而詐騙金額的數字則是詐騙中行為人實際占有的數額,并非集資金額。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毆打他人被拘留,能探望嗎
2021-02-12喝酒打人賠償多少錢
2020-12-15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非法轉賣借來的摩托車后將車竊回構成何罪
2020-12-08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福建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3-25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