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內的體制改革帶來了種種不利因素和壓力,各類犯罪不斷增加,有單位,也有個人,都嚴重威脅著社會的穩定。同一種罪中,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如何認定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單位犯罪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單位犯罪實行雙罰制和單罰制兩種情況。對單位犯罪行為,雙罰制一方面要處罰單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人身刑,另一方面要處罰單位實體本身,對其處以罰金的財產刑;單罰制只處罰單位中的個人或者處罰單位本身。對單位犯罪一般實行雙罰制,但在特殊情況下對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如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等均只處罰相關責任人員,實行的是單罰制。
實踐中,究竟應該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這方面的內容,上文做出了比較詳細的解答,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適當了解一下。當然,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處罰是不同的,其中單位犯罪的一般采取的是雙罰制,這點還請大家注意。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什么樣的醉駕不能認定為刑事犯罪?
涉嫌賭博罪判刑多少年,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租客不交租金怎么辦
2020-12-05非法行醫的概念
2021-03-12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