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攜帶、運輸、郵寄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進出國(邊)境的行為。在刑事訴訟中最重要的就是犯罪行為的認定,認定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什么罪。本文介紹了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的相關認定。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區分二者也應當從主觀方面與客觀方面兩方面去把握。從主觀方面看,如果行為人的確不知道其所攜帶、運輸、郵寄過境的是珍貴動物及其制品,即其主觀上沒有故意,不能認為其構成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從客觀方面看,如果行為人走私行為的對象只是一般的動物及其制品,一般不以犯罪論處。當然, 如果其走私一般動物及其制品,偷逃應稅數額較大,可以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2、本罪與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的界限
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是指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它與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在犯罪對象上有一致之處,且在客觀方面,走私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犯罪分子往往具有收買、倒賣的行為表現,故而二罪有一定相似之處。關鍵在于兩罪侵犯的客體不同;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制,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國家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制度。所以,在實踐中,行為人在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或者走私集團的成員分工在國內負責收購珍貴動物及其制品以及受走私團伙的收買、指使,幫助收購珍貴動物及其制品,這些行為均應認定為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而不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3、為走私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罪犯提供便利條件行為的認定
根據本法第156條的規定,與走私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罪犯通謀,為其提供貸款、資金、帳號、發票、證明,或者為其提供運輸、保管、郵寄或其他方便的,應以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的共犯論處。
4、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行為的認定。走私珍貴動物及其制品,并以暴力、威脅的方法抗拒海關人員的緝查,根據本法第157條規定,應以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和妨害公務罪對其進行數罪并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證明不是夫妻共同債務
2020-12-07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1-01-29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