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拘留是羈押嗎?
根據法律規定拘留不是羈押,拘留和羈押作了如下區別:“拘留是在未批準逮捕以前,在法定的條件下,對需要進行偵查的人犯采取的一種緊急措施,而且只有公安機關才能執行拘留。羈押則是在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或者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并且實施逮捕以后把人犯羈押起來;執行逮捕的機關,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可以在逮捕人犯后實施羈押。”
二、刑事拘留的規定是什么?
《刑法》第69條第1款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至4日。”
第2款規定:“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第3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
這就是說,拘留剝奪人身自由的期限,一般為10日,特殊情況下為14日;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后羈押時間可長達37日。
《刑事訴訟法》第75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拘留是指將對象拘禁限制,但拘留不一定需要法院命令,警察機關亦有拘留權,但各國允許拘留的總時間長度不一,有些國家甚至于可以無限期的拘留對象。刑事訴訟中的拘留,稱為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遇有緊急情況,暫時限制罪該逮捕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方法。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若后被無罪釋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法律當中對于刑事拘留和刑事羈押措施并沒有做出非常明確的說明。實際上兩者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不能夠將其混為一談,主要是在時間階段不同。前者是還沒有被批準逮捕,后者已經批準逮捕。
超期羈押申請偵查監督可以嗎?
刑事超審限與超期羈押的區別是什么?
先行羈押日期日后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葬費可以立遺囑嗎
2020-11-15肇事逃逸頂包逃逸判幾年
2021-02-12民法典中禁止結婚的情形有幾種
2021-02-18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