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嗎?
未成年犯罪是否要追究刑事責任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未成年犯罪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一)從寬處理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根據這一原則,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原則上不應判處法定最高刑,在具體量刑時一般應將未成年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低齡犯罪者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高齡犯罪者區別開來,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二)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
(三)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未成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低于18周歲的自然人都屬于未成年人,可是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在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肯定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14周歲到16周歲,要為個別刑事犯罪承擔刑事責任,但對未成年人犯罪肯定會從輕處罰的。
未遂犯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什么情況下未成年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認定刑事責任能力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職工生育假期多少天
2021-02-06涉外婚煙須具備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26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