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賠償規定是什么?
所謂欺詐,就是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的情況,欺騙對方,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與之訂立合同。欺詐的種類很多,例如,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提供虛假的商品說明書,在沒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對外簽訂合同騙取定金或者貨款等。欺詐具有以下構成要件:
1、欺詐一方當事人有欺詐的故意。即欺詐方明知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并且會使對方當事人陷于錯誤而仍為之。欺詐的故意既包括欺詐人有使自己因此獲得利益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人因此獲得利益而使對方當事人受到損失。
2、要有欺詐另一方的行為。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方將其欺詐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為,欺詐行為既可是積極的行為,也可是消極的行為。欺詐行為在實踐中可分故意陳述虛假事實的欺詐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欺詐。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就是虛假陳述,如將劣質品說成優等品;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負有義務向他方如實告知某種真實情況而故意不告知的。
3、受欺詐方簽訂合同是由于受欺詐的結果。只有當欺詐行為使他人陷于錯誤,而他人由于此錯誤在違背其真實意愿的情況下而與之簽訂了合同,才能構成受欺詐的合同。
二、合同被撤銷如何返還財產
在無效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中,返還財產可分為兩種情況:
1、單方返還財產。
這種情況主要適用于在當事人一方故意違法的情況,即一方故意違法訂立合同的行為,其應當將從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對方,而非故意的一方已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例如,一方以欺詐的方法與對方訂立了合同,那么欺詐方就應當單方返還另一方當事人的財產,而另一方從欺詐方獲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除此之外,單方返還還包括以下一種情況,即合同的一方履行了合同,另一方還沒有履行,則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只存在單方返還的情形。
2、雙方返還財產。
這種情況主要是在合同被撤銷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對合同被撤銷只是由于一方或者雙方有過錯,而并非合同違法,此時雙方均應返還從對方所獲得的財產。比如在因重大誤解而使合同被撤銷情況下,雙方當事人都應返還財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關于合同詐騙是需要按照法律當中的詐騙罪來進行處罰的。當然,合同詐騙的話必須是有一定的構成要件,需要存在著詐騙的故意,而且是從事了一定的詐騙行為。
合同詐騙罪怎樣量刑
合同詐騙的犯罪主體是誰
合同詐騙未遂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內部集資是否是勞動糾紛
2021-03-03行政訴訟可否提起再審或者抗訴
2020-11-10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