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拘轉監視居住的條款規定是什么?
刑拘轉監視居住的條款規定是刑事訴訟法中第75條規定,監視居住轉到看守所刑拘,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強制措施變更。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違反了相關規定,也可能是辦案機關認為應當拘留,具體原因還要根據案情。
二、相關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監視居住,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擅自離開指定的住所,并對其行動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它通常適用于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不能提供保人或保證金的犯罪嫌疑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章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在我們國家,強制執行措施種類是很多種的,可能最常見的就是刑事拘留,拘留具體的場所應當是在看守所,但是考慮到有些犯罪嫌疑人在身體上存在著特殊的疾病等情況,需要改變一下環境,此時就可以換一種強制措施,比如監視居住。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能折抵刑期嗎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不能在哪里執行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刑事賠償案件中應如何掌握錯拘、錯捕、錯判的范圍
2021-01-31債務不能履行可以拍賣合伙財產嗎
2021-03-26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