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當發生疾病的時候,有些行為是不適宜的,那么不適宜羈押的疾病范圍都規定有哪些?根據相關的說法,我們也都知道了,當然是在犯罪的情況下才會被依法羈押。那么具體的行為和規定都有什么樣的形式呢?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什么情況下才會被羈押,當然是在犯罪的情況下才會被依法羈押。在案件進行中,只要有證據指正是犯罪嫌疑人的,通常都會被抓捕羈押,一直到案件審理完畢或者是能洗清犯罪嫌疑人的嫌疑,否則就會等待宣判。
精神失常、重度傳染、懷孕、哺乳期婦女不能羈押。
條文: 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第六十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
因病不予收押:條件、程序應規范
第一,應由最高司法機關聯合出臺規定,對看守所不能收押的疾病范圍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對在羈押中可能發生生命危險的疾病、什么情況的精神病、傳染病患者才可以不收押進行具體規定。筆者認為,對犯罪嫌疑人的羈押,應當以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為主要出發點。在確定不能收押的疾病范圍時,應與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相聯系。對于罪行較輕和人身危險性不大,不羈押發生危害社會行為的可能性不大的,可以適當放寬不予收押的范圍,以減輕看守所負擔和有利于犯罪嫌疑人醫治疾病。對罪行較嚴重者和屢犯、慣犯,以及其他具有現實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應克服困難,采取相應的措施,羈押犯罪嫌疑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對在押未決犯不采用保外就醫辦法的通知》(1984年11月26日)第二條有類似規定,對于主觀惡性極大的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不逮捕關押確有社會危險性或者有串供、自殺可能的,雖患有嚴重疾病也應當逮捕關押,看守所要對其給予積極治療,病情嚴重的,可以在嚴密看管下就地住院治療。
第二,對為逃避羈押而故意吞吃釘子等異物,或以其他形式自傷自殘者,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一般應予收押。《看守所條例實施辦法》(試行)第三十二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自傷、自殘的,不準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其后果由其自己負責。雖然該規定是針對在押犯罪嫌疑人的,但對收押前吞吃異物的犯罪嫌疑人也應當適用。從司法實踐看,這類犯罪嫌疑人多是屢犯、慣犯,多次被判刑或勞教,作案經驗多、反偵查能力強,而且往往以盜竊等侵犯財產犯罪所得為主,對社會的現實危害性很大。
第三,對非急癥的犯罪嫌疑人,該羈押的應予羈押。對一般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可以采取服藥治療、加強看護、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等方法防止事故發生。對慢性傳染病患者(如乙肝患者)應采取隔離羈押,餐具、生活用品隔離等措施,防止傳染事故發生。《看守所條例實施辦法》(試行)第三十一條規定,發現犯罪嫌疑人患有傳染病要立即隔離治療,而沒有一律要求辦案機關采取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措施。
第四,應當明確規定對犯罪嫌疑人疾病診斷的程序,可指定專門的醫院,明確醫療單位和醫務人員的法律責任。對擬變更羈押措施犯罪嫌疑人的疾病診斷,看守所和監所檢察人員應共同在場。對擬收押的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疾病診斷也應由公安機關辦案部門和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人員共同在場,避免出現弄虛作假使犯罪嫌疑人逃避羈押的情況。
重新計算羈押期限
重新計算羈押期限根據刑事訴訟法和六機關《規定》的規定,遇有下列情況不計入原有偵查羈押期限,即重新計算羈押期限:
1.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的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由公安機關決定,無需人民檢察院批準,但須報人民檢察院備案。
2.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偵查羈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計算,但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對于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報的姓名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3.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偵查羈押期限。其他鑒定時間則應當計入羈押期限。
通過上面,我們知道了,什么樣的罪犯是不適宜羈押的,對于普通的罪犯是可以進行羈押的,就如同上文中介紹的不適宜羈押的疾病范圍都規定,有些孕婦以及精神失常的人是不適宜羈押的,上文就是作者為您提供的全部內容了。請隨時咨詢。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有關超期羈押的法律規定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繼續在單位工作的怎么補償
2020-12-09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