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國建國以來國家領導人、黨中央政府一直都很注意素質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等到了基本是生活技能、基礎知識等,更加會運用文明法制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沖動下故意或是不小心致使得暴力傷害。那么,重傷一級量刑的標準有哪些呢?
一、重傷量刑標準
(一)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根據本條規定,只要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故意傷害案件中,如果案發前因為被害人有明顯過錯,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將被害人致傷,情節明顯較輕,且案發后被告人又能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一般應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犯罪行為所引起的附帶民事賠償,是屬于刑事法律調整的范疇,應具有懲罰性。刑法第36條作了明確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分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即使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才能予以免予刑事處罰。刑法第37條規定:“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械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二)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 有關故意傷害罪賠償標準和標準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2、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3、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重傷的判刑標準
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事后是否積極進行民事賠償和調解,態度很重要,輕的可能就是個拘役或者管制,甚至可能免除處罰,要看具體情況。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未造成殘疾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傷害人數、傷情程度、傷殘等級、手段的殘忍程度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應的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1)每增加輕微傷一人,可以增加一個月至二個月刑期;
(2)每增加輕傷一人,可以增加三個月至六個月刑期;
(3)每增加重傷一人,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4)造成被害人十級至七級殘疾的,每增加一級殘疾等級,可以增加一個月至三個月刑期。
綜上所述,小編針對重傷一級量刑的標準以及致使重傷傷害的判刑標準進行了大概解釋。當遇到致使對方或被造成重傷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先自行到醫院接受治療,保存好傷病的證明材料,再攜帶證明材料到相關機構進行傷害等級認定,最后要求對方賠償。如果對方認罪態度良好,可以適當量刑。
怎么認定賭博罪,它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量刑處罰
過失致人重傷罪的民事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空拋物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2021-01-10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高速公路紅線外多少米是拆遷范圍
2021-03-06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房產證呢
2020-11-19租房拆遷如何賠償,租房拆遷賠償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