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在觸犯刑法或者涉嫌犯罪時,為了保障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刑事司法機關會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刑事強制措施關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也就是會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羈押。但是羈押也有期限的,那么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最長可以被羈押多久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刑事強制措施有哪幾種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五種:
1、拘傳: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方法,是強制措施中最輕微的一種;傳喚、拘傳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取保候審:公、檢、法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3、監視居住:公、檢、法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得擅自離開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動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
4、拘留: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份子,在遇有法定的緊急情況下依法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5、逮捕:公、檢、法機關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的進行,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依法采取的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羈押的強制措施。
二、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最長可被羈押多久
1、傳喚、拘傳的時間最長不能超過 12小時。
2、拘留最長37天。
3、逮捕后羈押的時間與辦案期限相同,偵查階段最長7個月,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1個半月,一審法院2個半月,二審法院2個半月,退回補充偵查后,偵查機關應當在1個月內補充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改變管轄案件重新計算辦案(羈押)期限,發現新罪(漏罪)重新計算辦案(羈押)期限。
《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就包括了拘傳、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以及逮捕,其中只有刑事拘留和逮捕才會涉及到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況。至于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最長可以被羈押多久,上文中也做出了分析介紹,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請上律霸網站進行了解。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有關超期羈押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2021-01-25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