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息的傳播加快,各種不良信息到處擴散,社會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現象,那么未成年人犯罪后是否減輕處罰,減輕處罰的情形又有哪些?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減輕刑事責任情形
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
二、不負刑事責任情形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因此,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法益侵害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三、相對負刑事責任情形
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四、完全負刑事責任情形
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可見,年滿16周歲,是有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未成年人案件的立案在材料來源、立案條件以及立案程序方面與成年人案件立案程序是相同的。但與成年人案件立案程序相比,未成年人立案程序還具有一些不同之處。
青少年犯罪立案標準知識拓展:
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在立案程序上最明顯的區別是立案的對象不同。由于未成年案件將采取不同普通案件的處理程序,所以在立案時,對立案對象年齡的審查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心理的特點,使其極可能成為教唆的對象。在立案時,要查證未成年是否系教唆犯罪。
同時,為貫徹教育、挽救方針,要擴大審查的范圍,除應查明立案的事實條件和法律條件外,對認定案情有意義的材料,都要盡量予以查證。對案件材料審查后,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予以立案。對不符合立案條件,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處以刑事罰的,可以案件材料轉交有關部門審查處理。
由于未成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心理和生理都處于成長階段,因此在案件查證過程中要仔細。那么未成年人的犯罪年齡應該如何認定呢?如果您還想要了解未成年犯罪的相關內容,請登錄律霸官方網站進行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詳細解答。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處理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哪些原則?
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被注銷了怎么恢復
2021-01-28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