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妨礙公務罪批捕的條件有哪些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妨礙執行公務的,如果符合有危害公共安全、企圖逃跑等的行為時,可以進行逮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妨礙公務罪認定方法
1、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抵制國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行為的界限。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的利益,引起公憤,群眾對之進行抵制、斗爭是應當支持、引導的。
2、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對政策不理解或者態度生硬而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圍攻頂撞、糾纏行為的界限。群眾圍攻、頂撞國家工作人員,通常是由于群眾對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方法不得當而形成的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圍攻、頂撞行為。在圍攻、頂撞過程中,常伴有威脅性語言和類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為,在客觀上妨害了公務。
這類案件的劃分和認定都應積極的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辦理,確保我國的執法人員在執行公務期間能夠順利的進行。我國的公民也可以對這類違法犯罪案件進行舉報,卻把我國的社會合法權益進行辦理,確保公民權益。
襲警妨礙公務怎么判罪?
妨礙公務罪最輕判決是什么
妨礙公務罪罰金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代還欠款又食言 債權人該向誰要欠款
2020-11-23警察能參與強拆嗎
2021-02-20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構成要件及處罰
2020-12-11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