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起訴之前關押怎么賠償
對于不起訴的案件而言,如果存在錯誤刑事拘留或超期拘留的,或逮捕的,可以獲得國家賠償。
法條鏈接:《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國家不賠償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原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在以上五項情形下,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于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以上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規定: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新的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幾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也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雖然有很多的不起訴的情況,但不是所有的案件
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1994年5月12日發布、1995年1月1日實施)
2.本法規已被《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的決定》(2010年4月29日發布、日期:2010年12月1日實施)修改
3.本法規已被《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的決定(2012年)》(2012年10月26日發布、日期:2013年1月1日實施)修改
修訂內容
完善賠償程序
第一,在完善賠償程序方面,有兩點幾個重大的修改。一是對于確認程序的修改,在刑事賠償范圍中,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先行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賠償決定。如果沒有按照法定期限作出賠償決定,或者當事人對作出的賠償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上一級國家機關提出復議。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服,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提出賠償請求,這樣從程序上保障了賠償請求人的救濟權利。二是對賠償程序方面的一些操作程序進行了完善。
明確舉證責任
第二,這次國家賠償法明確了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舉證責任,在原來的法律中是沒有作出明確規定的。在賠償案件中,有的時候雙方各持一詞的情況下,不明確舉證責任的話,法院最后難以認定。尤其是規定了受害人在被關押期間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要對損害和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應當舉證,規定了這樣一個加重賠償義務機關舉證責任的規定。
修改精神賠償
第三,國家賠償法的修改對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們知道,在民事賠償中,中國已經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不久前通過的《侵權責任法》對精神損害賠償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國家賠償過程中,受害人也同樣受到這種精神損害。這次修改規定,對于侵犯人身自由的情況,致人精神損害的,賠償義務機關應該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對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保障國家賠償
第四,對于保障國家賠償費用的支付方面,也作了進一步完善。在國家賠償法實施十多年的過程中,在這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中國一些比較貧困的縣,在財政預算中沒有把國家賠償的費用列進去。另外,在以前國務院出臺的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中規定,賠償經費先由賠償義務機關墊付,墊付之后再由國家財政進行支付。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推進的財政預算體制改革,細化了部門預算。實際上國家機關已經沒有這種墊付的資金了,這樣就影響了賠償費用的支付。這次修改規定了國家賠償的費用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對于支付的環節,這次也規定得比較明確。賠償請求人可以拿著相應的法律文書,如賠償決定書、調解書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支付賠償金,賠償義務機關一定要在七日內向財政部門提出支付的申請,財政部門要在十五日內支付賠償金,這樣就使得賠償費用的管理和支付更加完善。我相信,通過這樣一系列修改,回應了在修改過程中各方面提出的關于國家賠償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可以促進國家賠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綜上所述,檢察院不起訴的話那么就是沒有充分的證據,這之前被關押的人員是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符合規定那么就要提交相關的材料,政府部門才會進行受理,國家賠償也是需要有法律依據的。
不起訴的種類和適用條件是什么?
對受賄不起訴是否應慎重適用?
存疑不起訴給予國家賠償之合理是否可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如何做拆遷安置房登記
2020-11-07投訴企業拖欠貨款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拆遷或者征地是按戶口人數賠償的嗎
2021-02-19“舊改”造就億元戶凸顯公平之困
2021-03-08沒有營業執照,會有停產停業補償嗎
2021-02-22拆遷費官司律師費是多少錢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