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中,保證人的保證期限由雙方約定,如果沒有約定的,保證期限最長為六個月。以下是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證法》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二)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借款保證過期了怎么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證法》(以下簡稱《保證法》)第十二條規定,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保證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保證全部債權實現的義務。已經承保證證責任的保證人,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或者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其他保證人清償其應當承擔的份額。由此可見,乙、丙作為保證人應當承擔對債務的連帶責任,你有權向兩位保證人主張你的權利。
保證期間的界定與保證期間的定性,一直是學界中非常有爭議的問題,而如何界定其定義與保證期間的定性密切相關。故準確界定保證期間的含義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保證期間的定性和正確適用。然究竟何謂保證期間?所謂保證期間就是指保證合同當事人的約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后,保證人能夠容許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最長期限。在保證期間中,債權人應當向債務人提起訴訟或仲裁(在一般保證中)或向保證人(在連帶保證中)主張權利。逾此期限,債權人未提起上述主張的,保證人則不承保證證責任。可見,保證期間構成債權人請求保證人承保證證責任的保證權利消滅的法律后果。
其次,根據《保證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保證保證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當事人對保證保證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解除強制醫療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2021-01-02婚姻關系發生變化包括哪些情形
2020-11-25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