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逮捕沒判刑的規定是什么
沒有被判刑的人關在看守所,有兩個階段:拘留和逮捕。拘留的最長期限是37天;逮捕的最長期限是七個月。但是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偵查階段的羈押期限分逮捕前的刑事拘留期間與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間。偵查機關應當在拘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之后,認為需要逮捕的,最遲應在30天內(普通情況下為7天內),提請檢察院批準逮捕。檢察院最長應在7天內做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因此,逮捕前的刑事拘留期間最長為37天。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特殊情況的重大復雜案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檢察院批準,還可以再延長兩次,每次延長2個月。
綜上,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偵查階段的羈押期限最長為逮捕前的37天加上逮捕后的2個月,合計約3個月零7天;復雜案件為4個月零7天;重大復雜案件為8個月零7天。
二、審查起訴階段(1個月至3個半月)
案件到檢察院之后,審查起訴期限為1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偵查的案件,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每次最長1個月。補充偵查完畢移送檢察院后,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亦即需要補充偵查的案件,審查起訴階段連同補充偵查的時間最長為3個半月。不需補充偵查的案件審查起訴的期限為1月個至1個半月。
三、審判階段(20天至2個半月)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再延長1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 亦即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20天內審結;普通案件1個月至1個半月宣判;重大復雜案件最長審理期限為2個半月。
綜上所述,被逮捕的嫌疑人雖然還沒有被判刑,但是如果是被批準逮捕的人員一般都是確定了犯罪證據的,所以會暫時進行拘留,然后再由法院進行審理,最后給出判決的結果,當然拘留的最長期限是不能超過37天。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1-02-10返還草原的補償款是侵權糾紛嗎
2021-01-31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超過可撤銷合同時效怎么處理
2021-01-06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