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予批捕給誰通知?
逮捕,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不逮捕并不代表撤案。對于罪行輕的、患病的可以一直不采取逮捕措施,直接移送法院開庭判決。但對于一般的刑事案件,不批準逮捕多是因為證據不足,需要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相關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二、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情形
(1)不符合本法第79條第1款規定的逮捕條件
① 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偵查機關查獲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證據達不到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程度,或者根本沒有證據,或者雖有證據,但證據不能相互印證,也不能查證屬實,無法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唯一結論,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②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如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時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如由于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的原因而造成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應負刑事責任;雖有犯罪事實,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的,上述四種情形,均屬于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情形,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⑧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不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④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但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沒有逮捕必要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我國的法律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著公民的行為,如果在日常中做出了任何的違法行為后,都將會受到司法部門的制裁和處罰,如果相關部門認為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同時為了預防犯罪嫌疑人再次做出違法行為,我們也是可以申請將犯罪嫌疑人進行逮捕。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電子商業匯票
2021-02-05雇工合同糾紛找什么部門投訴
2021-01-05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拖欠房租房東有權處理租客的東西嗎
2021-02-03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