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外乎人情,在當代社會法律并不是一味的冰冷無情,就如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審理前可申請監視居住恢復短暫的人身自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申請監視居住,如果不滿足規定的條件法院有權拒絕申請者的請求。那么可申請監視居住的情形都有哪些,新刑訴法監視居住是怎樣規定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新刑訴法有關監視居住的規定
刑訴法第5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刑訴法第51條、第60條、第65條、第75條規定。對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的;
(4)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證據還不充足的;
(5)法定羈押期限屆滿尚不能結案的。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75條規定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有權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居住的要求。
二、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
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并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具體可以對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依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者都可以申請監視居住,只有少部分滿足申請條件的其請求才會被法院受理。需要注意的是申請監視居住并不是只要遞交申請書就可以了,需要根據其規定走流程,如果對此有不明白的不妨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事務所。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