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說的拘傳也是刑事訴訟當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只不過這種措施只能針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要是想讓其能夠到案接受詢問。采取拘傳措施必須要經過一套嚴格的程序,那么這個拘傳的程序是怎樣的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拘傳的程序是什么?
根據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以及公安部《規定》的有關規定,拘傳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案件的經辦人填寫呈請拘傳報告書,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后,由公安機關負責人、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人民法院院長批準,簽發拘傳證(法院稱為拘傳票)。
2.拘傳應當在被拘傳人所在的市、縣內的地點進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工作單位、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工作單位所在的市、縣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戶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縣內進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在本轄區以外拘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應當通知當地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當地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協助。
3.執行拘傳的公安司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拘傳時,應當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證,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簽名(蓋章)、按指印。對于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強制其到案。
4.被拘傳人到案后,應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填寫到案時間。然后應當立即進行訊問,訊問結束后,應當由其在拘傳證上填寫訊問結束時間。被拘傳人拒絕填寫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在拘傳證上注明。
5.訊問結束后,如果被拘傳人符合其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的條件,應當依法采取其他強制措施。如果不需要采取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將其放回,恢復其人身自由。
6.一次拘傳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辦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多次拘傳,但是對于兩次拘傳之間的時間間隔問題,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我們認為,為了防止以連續拘傳的方式變相羈押被拘傳人,保證被拘傳人有一定的正常的生活和休息時間,兩次拘傳之間的時間應以不少于12小時為宜。
7.需要對被拘傳人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拘傳期間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拘傳時限屆滿仍不能作出批準決定的,應當立即結束拘傳。
司法工作人員采取任何的措施都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通過申請、審批等等,而不能自己擅自采取行動,否則的話就屬于違法行為,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拘傳的注意問題有哪些?
?拘傳持續時間最長是多久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