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或是其他原因而進行訴訟的時候,一般是需要有律師來幫助或是進行辯護的,這樣可以讓不懂法律的人也能夠通過法律來解決問題。而且在一些情況下也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那么法律援助申請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法律援助申請方法
申請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二、法律援助申請所需的材料
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的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三、可以申請法律援助項目
《法律援助條例》條例明確法律援助是政府責任。根據該條例第二章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托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第一到第六項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執行。
法律援助一般是需要當事人進行申請,可以書面申請。但是實在無法進行書面申請的,也是可以通過口頭申請法律援助的。不是所有的項目都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只有滿足一定的條件而且是相關的項目才能進行申請。
公民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什么人能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檔案資料保存年限怎么判定是多少年
2021-02-11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