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北京市民侯女士稱,5日晚,她和朋友從張-亮麻辣燙通州焦王莊店打包食物回家吃,結果竟在餐盒里吃出6厘米長、繞著白膠帶的生銹刀片!該店負責人胡先生承認失誤,稱將商討賠償事宜。昨天,通州區食藥監部門到店查看,并約談店內負責人。
【法律解讀】
在餐館吃到異物怎么辦
據了解,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明文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而在近期發生的糾紛中,由于食品中的異物均未造成消費者實際的人身損害,對于是否應該支持“十倍賠償”的請求,也就出現了兩種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只要生產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不論是否給消費者造成了實質損害,均可以請求十倍的賠償金;第二種觀點則認為,《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是補償性賠償責任,第二款規定的是懲罰性賠償責任。兩個條款是補充關系,即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必須以有實際損失為前提條件,否則不應支持。
【律師說法】
問題食品只退換貨是逃避法律責任
“食品吃出異物,消費者除要求退還價款外,完全可以向商家索要十倍賠償。”市消委會維權律師團邱*亮律師表示,《食品安全法》中關于十倍賠償金的規定是一種懲罰性賠償原則。一些銷售問題食品的商家僅給予消費者退款或換貨的做法是錯誤的,逃避了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此外,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因購買問題食品,人身權益受到侵害,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時,消費者還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如果商家不給賠償怎么辦?邱律師建議走法律程序“打官司”,但他同時坦言,打官司的難度非常大。“最大的問題就是消費者舉證難。”邱律師表示,法規上說銷售者只有在“‘明知’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前提下才進行賠償,“所以不光要提供購物發票、食品樣品,還得提供證據證明商家是‘明知’有問題還銷售,這一點不好舉證。”律師建議消費者,最好先與經營者協商賠償,或請求消保委進行調解,或向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申訴,在無果的情況下再提起仲裁或者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能分遺產嗎
2020-12-18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