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由于不小心下樓梯的時候會造成一定的骨折發生。這種情況是由于個人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有時候骨折是由于他人所造成的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民事訴訟,這時候需要進行相關的司法鑒定。那么眶內壁骨折司法鑒定的相關標準是怎樣的?
一、眶內壁骨折司法鑒定的標準是什么?
五級:脊柱骨折后遺30°以上側彎或后凸畸形,伴嚴重根性神經痛(以電生理檢查為依據);
六級:脊柱骨折后遺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經痛(神經電生理檢查不正常);下肢骨折成角畸形>15°,并有肢體短縮4cm以上;雙側顴骨并顴弓骨折,伴有開口困難Ⅱ。以上及顏面部畸形經手術復位者;雙側下頜骨髁狀突頸部骨折,伴有開口困難Ⅱ。以上及咬合關系改變,經手術治療者;
七級:骨盆骨折后遺產道狹窄(未育者);骨盆骨折嚴重移位,癥狀明顯者;一側顴骨并顴弓骨折;一側下頜骨髁狀突頸部骨折;雙側顴骨并顴弓骨折,無功能障礙者;單側顴骨并顴弓骨折,伴有開口困難Ⅱ。以上及顏面部畸形經手術復位者;
八級:脊椎壓縮骨折,椎體前緣總體高度減少1/2以上者;因開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復發作者;上、下頜骨骨折,經牽引、固定治療后有功能障礙者;雙側顴骨并顴弓骨折,無開口困難,顏面部凹陷畸形不明顯,不需手術復位;雙側多根多處肋骨骨折致胸廓畸形;
九級:兩個以上橫突骨折后遺腰痛;跖骨或跗骨骨折影響足弓者;骨折內固定術后,無功能障礙者;眶壁骨折致眼球內陷、兩眼球突出度相差>2mm或錯位變形影響外觀者;上、下頜骨骨折,經牽引、固定治療后無功能障礙者;
十級: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
二、精神病司法鑒定的受理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規范的鑒定報告。
2、中心在實施鑒定前,鑒定人應預先閱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實。對疾病的診斷要明確,有科學依據,對各種法定能力的評定和因果關系的評定要準確。
3、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由辦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員主持,參加司法鑒定的人員不少于三人(其中鑒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后,參加鑒定的精神病司法鑒定人應當簽署鑒定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時應記錄在案。
5、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以《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的形式作出;經鑒定人簽字并加蓋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并將《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送達委托機關或鑒定申請單位。
對該鑒定有異議的,可以由當事人在被告知的時候直接提出重新鑒定的要求。或者在開庭前要求重新鑒定。但為了提高司法效率,最好提前提申請。
三、精神病司法鑒定的委托和受理
1、案件的精神病司法鑒定,應當由相應的辦案機關委托進行。案件的當事人、代理人、辯護訴訟代理人提出鑒定要求的,應當向辦案機關提出申請,由辦案機關決定,辦案機關同意的,由辦案機關委托鑒定。
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中遇到進行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案件,可以委托鑒定。
2、委托或申請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應當攜材料到本中心辦公室備案,辦公室簽發《司法鑒定委托材料受領單》,由辦公室統一安排。
3、委托或申請精神病司法鑒定,應當提交精神病司法鑒定委托書或精神病司法鑒定申請書,并提交下列材料:
被鑒定人的案件情況
被鑒定人的疾病情況和病歷資料
被鑒定人的個人資料(身份證)
被鑒定人的社會資料
中心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4、委托或申請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應當按照規定交納鑒定費。中心精神病司法鑒定費標準參照省物價局新的收費標準。
首先,小編必須要告訴大家的是骨折,他的司法鑒定的等級通常情況下都是五到十級這個樣子。其次就是骨折,還需要根據具體的受傷程度,然后來進行他的等級劃分。除此之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申請精神鑒定的過程。
人身損害傷殘鑒定程序是怎么樣的?
醫療事故鑒定規章及相關法規有哪些
做親子鑒定需要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范本
2020-12-13申請再審,律師費是否另算
2021-01-09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用別人的域名算侵權嗎
2020-12-13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