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埋藏物隱藏物的所有權規定是什么,怎么去認定
根據《民法通則》第79條和《物權法》第114條的規定,隱藏物與埋藏物有同一法律地位。所謂隱藏物,是指放置于隱蔽的場所,不易被發現的物。如天花板上擱置的物、屏風中夾帶的物,都是隱藏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與隱藏物的歸屬,根據該條的規定,歸國家所有。但這并不是說埋藏物或隱藏物一經發現,都毫無例外的歸國家所有。有埋藏物或隱藏無被發現后,如果埋藏物或者隱藏該物的人或者其繼承人能夠證明其合法的所有權或者其繼承權時,應當將發現的埋藏物或者隱藏物交還給埋藏或者隱藏該物的人或者其繼承人,以保護合法財產權利。只有確實查證發現埋藏物或隱藏物的所有人不明時,才歸國家所有。
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人,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
1.拾得人的義務。
(1)返還遺失物義務。即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對權利人負有返還義務。
(2)通知義務。即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遺失物。
(3)送交義務。即拾得人若不愿履行通知義務,則應當將遺失物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4)保管義務。即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2.拾得人的權利。
(1)費用償還請求權。即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2)意定報酬請求權。即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報酬給付義務。
(3)拾得人的遺失物留置權。即權利人支付必要費用和意定報酬的義務與拾得人返還遺失物的義務應當同時履行,若權利人不支付必要費用和報酬,拾得人有權留置遺失物。
三、遺失物亦可適用善意取得
1、讓與人對于轉讓標的物應當是無處分權。轉讓人無處分權包括兩種情形:讓與人對標的物無所有權和讓與人對標的物無法律上處分權。讓與人原本有處分權但嗣后因某種原因喪失處分權的,亦可發生善意取得。
2、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確定受讓人是否具有善意,在一般條件下,應考慮當事人從事交易時的客觀情況,如果根據受讓標的性質、有償或無償、價格的高低、讓與人的狀況以及受讓人的經驗等因素判斷可以知道轉讓人無權轉讓,則不能認為受讓人具有善意。
3、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受讓人取得財產必須是通過買賣、互易、債務清償、出資等有償方式,以合理的價格,而非明顯低于市場同類物的價格而取得。依一般交易成經驗或生活經驗,受讓人受讓財產應當注意財產的來源并支付相應的價格。對于讓與人無償讓與標的物,理應引起受讓人疑問。如是受讓人并未疑問或者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受讓標的物,則表明受讓人的善意有問題。
4、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受讓的標的物,如果依據現行法律規定,屬于應當進行登記的財產的,應當依法定程序進行登記;如果是不需要登記的財產,則該財產已經交付給了受讓人,受讓人已經取得該財產的占有。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