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交通肇事死亡賠償是否可以約定數額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0 · 792人看過

【案情簡介】

2005年12月,特*輪在南中國海沉沒,包括李某在內的十余名船員失蹤。事故發生后,特*輪的船東與失蹤船員的家屬簽訂了賠償協議,約定每位失蹤船員的家屬可以領取死亡賠償金人民幣60萬元。簽約后,由于船東未如期付款,李某的家屬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船東依照協議支付死亡賠償金。法院查明:所有的證據材料均載明李某因沉船事故失蹤,而并未載明其已經實際死亡;李某也未被法院宣告死亡。

[爭議]

對于本案的處理,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在李某生死不明的情況下,其家屬要求船東支付死亡賠償金,缺乏事實依據。原告應當首先通過特別程序宣告李某死亡,然后再提起死亡賠償訴訟;第二種意見認為,法院應當判令船東履行賠償協議。在原告與船東已經簽署死亡賠償協議的情況下,雙方已經轉化為合同之債,法院沒有必要再對李某的生存狀態進行審查。如果堅持原告先提起宣告死亡的訴訟,將極大地增加當事人的訴累。

[法律解讀]

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主要原因為:

第一,死亡不能通過約定的方式確定。

從法律上講,自然人的死亡有兩種方式,即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死亡代表了自然人民事主體資格的終結以及與該自然人相關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的重大改變,因此法律對于這一事實狀態設定了嚴格的證明程序:對于生理死亡,應當由醫院或者公安機關出具證明;對于宣告死亡,則必須由法院通過判決的形式來確定。確定自然人死亡并非私法行為,不能任由當事人通過意思自治的方式來協商確定。

第二,李某是否死亡,是確定賠償金額的基礎。

第二種意見的提出,主要是考慮法律適用的社會效果,即原、被告“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法院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強令原告進行死亡宣告。但事實上,第二種意見的審理效果并不理想。當事人之所以形成訴訟,主要原因是雙方無法就賠償的金額達成一致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就不得不確定法定的應賠償金額,以判斷賠償協議當中的數額是否合理,而這又不得不首先明確李某是否已經死亡。在李某生死不明的情況下,法院將無法獲得判斷賠償數額是否合理的依據。

第三,“約定死亡”將導致法律關系的混亂。

如果允許當事人通過約定的方式確定李某的生存狀態,則法律設定宣告死亡程序的意義將大打折扣:在李某失蹤之后,其父母、子女以及配偶等完全可以以法定繼承人的身份簽署協議,要求對李某的財產進行分割,而李某的債權人也將可以以協議的方式要求分配“遺產”。但事實上,李某僅僅是失蹤而已,其完全有可能重新回到社會中來。在李某的主體資格依法消滅之前,其財產權利仍然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人民法院絕不能為了個案當中當事人的利益,而破壞整個法律秩序的穩定。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死亡不能通過約定的方式確定,如果當事人死亡的,需要由人民法院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數額,給死者家屬予以補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王旭

王旭

執業證號:

14201201410200569

湖北楚道律師事務所

簡介:

擅長民事、刑事等案件,具有多年辦案經驗,并與多家媒體合作,經常接受媒體采訪出具法律意見。廣受當事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王旭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