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燒男友房屋
【案情簡介】
女孩不滿男友提分手,一把火燒了男友租住的房子,還網絡“直播”現場,上傳案發現場的照片,意圖引起男友注意與其復合。
據檢方指控,2015年4月1日晚8時許,因感情糾紛,小雨在李某租住的朝陽區酒仙橋大山子某小區房屋內放火,導致屋中物品燒毀,后小雨被抓獲歸案。檢方認為,小雨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雖未造成嚴重后果,但仍需承擔刑事責任,故以放火罪提起公訴。
相關訴訟材料顯示,小雨和李某兩人是高中同學,兩人以男女朋友的關系,共交往了9個月,其中同居8個月。
開始,兩人因總是吵架分手后,但仍同住在由李某租住的兩間居室,小雨住一間,李某和其同學住另外一間。
據小雨供述,今年4月1日19時許,因感覺李某外出是找其前女友了,她很生氣,就給李某打電話,發消息。此后,為引起李某關注,小雨先是割破了手腕,并拍了流血的照片發給李某,后來又點燃了窗簾,仍發了照片給李某,但李某仍未表示回家。此后,小雨將掛在柜門上的毛巾點著,毛巾引燃后致火越燒越大。
是否構成放火罪
【法律解讀】
當事人已構成放火罪。但鑒于其能自動投案,歸案后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為自首,且積極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并取得了對方諒解,可酌情減輕處罰。
關于放火罪的相關說明
放火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放火”是指行為人使用各種導火材料,點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火種即可以引起火災的危險因素,引起公私財物的燃燒,制造火災的行為。放火既可以采用作為的方式實行,如用引燃物將目的物點燃,也可以采用不作為的方式實行,但不作為方式構成的放火罪,必須以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特定義務的人員為前提,也就是行為人對形成火災原因的火情具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且根據其主、客觀條件有能力履行這一義務而沒有履行,以致造成火災的。如負有防火義務的油庫安全員,發現油庫有著火的危險,能夠采取防火措施而不采取措施,導致了油庫火災發生,就構成不作為的放火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