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包括哪些方式?
(一)自行辯護
(二)委托辯護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2)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對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自人民檢察院的刑事偵查部門將該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開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三)指定辯護
指定辯護包括:
1、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可以指定”辯護人的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包括:
(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2、被告人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辯護權是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權利,無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質有多么的惡劣,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始終都是受法律保護的。不過,辯護也并不是要幫助嫌疑人逃脫法律的制裁,因為辯護意見也得有相應的法律依據才行。
扒竊案辯護詞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無罪辯護罪輕辯護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