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哪些人可以申請回避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回避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抵賬房合同糾紛怎么判
2021-02-18買賣合同如何審查,買賣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
2020-12-03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