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哪些人可以申請回避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回避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家暴多次可以離婚嗎
2021-03-10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