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查起訴中發現需要逮捕的情況怎么辦?
立即逮捕,逮捕是檢察院批準或決定,法院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對犯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時間內完全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和符合變更強制措施條件的以外,對被逮捕人的羈押期間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為止。正確、及時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串供、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自殺、逃跑或繼續犯罪,有助于全面收集證據、查明案情、證實犯罪,保證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逮捕的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確有逮捕的必要性
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只有在確有必要時才可以適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需要明確的是,逮捕只是司法審理過程中的一項強制手段,對于不需要進行批捕的案件可以進行不批捕處理,但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過程中,如果發生犯罪分子可以發生逃離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進行逮捕,避免出現逃離增加司法審理難度的情況。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土地流轉有哪些條件
2021-02-17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養殖場關閉禁養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1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成都市殘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在拆遷上享有的補助是怎樣的
2020-11-17房屋拆遷未過戶該如何維權
2020-11-26增加安置住房面積如何交款
2021-01-21大棚拆遷如何評估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