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訴和申請再審有什么不同
1、提交訴狀不同。
對于刑事申訴,申訴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訴狀”。對于民事申請再審,應當提交“民事再審申請書”。若當事人提交的是“民事申訴狀”,應向其釋明讓其更改為“民事再審申請書”。
2、申請主體不同。有權提起刑事申訴的主體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案外人。有權提起民事再審申請的有當事人及案外人。
3、申請客體不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刑事申訴的客體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及二百零一條的規定,民事申訴再審的客體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以及有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生效調解。
4、申請期限不同。《人民法院再審立案意見》第十條規定了刑事申訴一般在刑罰執行完畢兩年內提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該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
5、管轄法院不同。刑事申訴由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但二審法院裁定準許撤回上訴的案件,申訴人對一審判決提出申訴的,可由一審法院審查處理。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于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三百七十二條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申訴,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訴狀。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以及申訴的事實與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二、申訴分為哪幾種
申訴分兩種:
一是訴訟上的申訴,是指當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或者知道案件情況的其他公民,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有錯誤,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要求依法處理,予以糾正的行為。
二是非訴訟上的申訴,是指公民或者企業事業等單位,因本身的合法權益問題不服行政部門的處理、處罰或紀律處分,而向該部門或其上級機關提出要求重新處理,予以糾正的行為。
訴訟上的申訴,申訴人申訴時,可以請律師給予幫助。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還可以請律師擔任代理人,代替申訴人申訴。對于非訴訟上的申訴,如果屬于經濟合同糾紛或者傷害賠償等民事范圍的問題,可用調解和仲裁方法解決的。
根據律師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訴人可以委托律師擔任其代理人;對于其他問題的申訴,律師只能代寫申訴書和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意見,卻不能接受委托而擔任代理人。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訟請求。
在申訴期間,原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如發現申訴有理的,由法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再審。
在經過了對比之后,我們總結出申訴和申請再審之間的差異,分別實管轄法院、客體、主體、期限以及提交訴狀的不同。而在申訴里面具體有分為了兩類,即訴訟上的申訴與非訴訟上的申訴,通常是指公民或者單位不服行政部門的處理、處罰而提起的申訴。
刑事案件申訴有次數限制嗎?
刑事訴訟法申訴的主體是什么
刑事案件申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2021-02-02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征地一般程序
2020-12-04被執法人員毆打怎么辦
2021-03-18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