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受害人申請抗訴的期間是什么時候?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害人申請檢察院抗訴的時間一般是自收到判決書時開始計算,如果是一審判決的是五日。
第二百一十八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一十九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受害人的權利有哪些
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只能代理行使法律賦予被害人全部或部分的訴訟權利。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主要有:
(1)在起訴階段,有權向檢察人員反映對案件的意見。對不起訴的決定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在法庭上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后,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陳述,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證人、鑒定人發問。對在法庭上出示或宣讀的物證、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等證據,可以發表意見。
(3)被害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訶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
(4)有權參加法庭辯論。
(5)被害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可以依法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
(6)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依法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等。被害人的這些訴訟權利,也就是被害人的代理人的代理范圍。每個案件的具體代理范圍,要以委托代理協議中的規定為依據,可以全權代理,也可以部分代理。
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受害人如果認定司法判決的結果有誤,或者對相關事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判決書后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需要注意的是,抗訴的決定是由檢察機關作出的,檢察機關需要對相關案件的審理過程以及提交的相關證據進行認定后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
小額民事訴訟可否抗訴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