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都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與以往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房住不炒”引起廣泛熱議。
“房住不炒”熱了兩會
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后,與房地產相關的部門陸續出臺了與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資、購房者信貸等方面。
這句話被簡化為“房住不炒”闖進人們的生活,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進一步細化了政策邏輯。
“‘房住不炒’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轉述為‘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家住建部專家委成員張*銘表示,盡管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提到“居住屬性”,但結合“房住不炒”的概念,可視作房地產調控思想基礎的轉變。
“房地產第一功能是使用功能,對GDP和稅金的作用要建立在使用基礎上,這是常識。”張*銘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以往“被GDP牽著鼻子走”的思路,正是過去十多年來調控成效不穩定的根本原因。
張*銘注意到,用來住的房子,已漸漸在消費者心里形成了共同印象“房價永遠是漲的”,于是在風險投資面前踟躕的人,往往最終仍把房子視作資金最合算的歸宿,“這是神話,要點破”。
在李*林看來,由于投資性和投機性混淆,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一度被炒到“不正常”程度,而“房住不炒”切中要害。“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價格已漸趨穩,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是重點。”
“央行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央行新增貸款12.65萬億元,房地產貸款占了44.8%,幾乎一半。全部貸款余額106.6萬億元,房地產占據了25.03%。”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中在經濟界別聯組會議中指出,資金過多地流向股市、房市、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已經造成了沖擊,李*中通過調研發現,多省工業數據占比不超過20%,“房地產和工業各自占比的明顯差異,發人深省。”
針對房地產的這組數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清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給出意見,“分類實施房地產金融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推進去庫存。”
因城施策讓一刀切的政策成為歷史
“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不少代表委員注意到,與以往“一二線城市生病,三四線城市吃藥”的情況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不同類型城市的房價開出了不同藥方。
2005年,新舊“國八條”拉開調控房價的序幕,此后10年間,“國六條”、“國四條”等調控政策成為老百姓購房的風向標。
“那是一聲令下齊步走的時候。”張*銘表示,房產過熱需要調控的思想是正確的,但聲勢浩大地進行政策發布易帶來弊病,因城市發展程度不同,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統一的號令中,走向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眼中的“冰火兩重天”。
“上個五年計劃后半期,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基本沒有統一發布過政策。”張*銘注意到,因城施策正在發酵。
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火爆的樓市,被全國政協委員、**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保看在眼里,他表示,“現在市場上,有的房子簽了協議之后,還沒等住進去,房子已經被炒了好幾次”。為此,他建議制訂“T+N”年交易制度,即房子正常交易后購房者須在3至5年后才能進行第二次交易,以此遏制房地產炒作。
全國政協委員、**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印則建議建立房地產的長期限價機制。目前,不少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都實行了限價、限貸、限購的三限調控,但許*印認為,調控的核心機制應該是限價,而且是長期限價。
他在政協經濟界別的小組討論發言時表示,盡管一些地區已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但在土地拍賣時,依然出現地價不斷高過房價的情況。
“面粉價格高過面包”是因為地產開發商對未來房價上漲依然有預期,長期限價可以冷卻對房價上漲的熱望。
但許*印強調了前提,“因城施策,甚至是一個城市不同的地區也要執行不同的政策,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建設標準進行限價”。
與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的“火爆”相比,三四線城市呈現了另一幅光景。
“寧夏很多地方一年半載也消化不了。”談當地房地產市場,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齊*生發出這樣的感慨。他認為,推行部分經濟適用住房建設保障貨幣化,可紓解消化高企庫存。
而李*林給出的建議是,將已經由開發商加杠桿可能形成的風險分散化,由購房人、銀行與開發商分擔,激活幾近停滯的現金流,或能取得“三贏”的結果,他表示,三四線城鎮的地方政府債務、財政收支困難,多與當地房地產業開發建設及其銷售進度直接相關,開發商杠桿率偏大則是深層原因。
他強調了一個預設的游戲規則,“享受低利率、低房貸、低按揭后,購房者加速購房,開發商必須承諾優惠時限內不得漲價”。
在張*銘看來,我國房地產價格產生波動時,采用的多是人工調控,“不趕趟兒。”他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言提出,為克服人工調控弊病,需要一個自動機制在樓市異常波動(上升或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機制自動觸發對沖,無需人工安排,“能靈敏、快速穩定房價,但不是長效機制。”
不變的棚戶區改造
“需要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稅收制度和投融資制度多點統籌支撐。”賈-康對媒體表示,“治本”的方法一定要抓基礎性制度建設,這也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依托,“托底的部分一定是保障房”。
加強保障房建設,平抑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
不少代表委員注意到,政府的決心已經體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目前,城鎮還有幾千萬人居住在條件簡陋的棚戶區,要持續進行改造”。
報告指出,今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讓更多住房困難家庭告別棚戶區。”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邢*輝,在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論述時表示,“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把公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作為工作重點”。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勝曾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量過剩、區域分化,7.2億平方米的庫存房中,70%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12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9095萬平方米。12月26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高表示,推進去庫存“取得重要進展”正是通過綜合采取鼓勵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房、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發展跨界地產、用足用好住房公積金等多種措施。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葵認為,如果從土地財政角度入手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惠及的群體還可擴大。在他看來,房地產的“根”是土地財政,建議地方政府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財政收入,用以購置或控制一批房源,進行長期定向出租,可穩定預期。
“政府控制土地,也控制相當一部分建好的房子用以出租,從而調控市場。”李*葵說。
新加坡、香港的模式受到李*葵推崇,他表示,香港60%的居民住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房中,他就是其中之一,“在香港5年,我都住在政府的房子里,保障房不都是為貧困人群所建,實際上,也讓大量公務員和老師不用受房價之苦”。
要實現該目標首先要轉變地方政府“賣地,不愿長期持有物業”的觀念,如此可逐步讓“房住不炒”成為現實,如果政府手中有房源和房產投入市場,可適當對沖一下因市場房源不足導致的上漲預期,“不像現在,手中無米心中發慌”。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此前沒有經歷過長時間的回調,一直是單邊上漲,造成價格越來越高,同時帶來金融風險因素的增加,現在是慢慢嘗試尋找平衡點,希望尋找到長期的、促進市場穩定的一套方案。
房地產的政策會如何變化,還需要人大代表繼續討論決定。讓房子只住不炒的還在進一步解決。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怎樣才能讓房子只住不炒”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有許多的房產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會撫養費征收步驟有哪些
2021-01-16被否認合同拒絕賠償實業公司該怎么辦
2021-01-22宅基證改名字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7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拆遷補償標準多長時間更新一次
2021-03-22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怎么做
2021-01-05新鴻基地產香港舊改 賦予舊城豐富新內涵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