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保人的資格
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可作為投保人:
(1)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
(2)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必要時能夠提供有關保險利益關系證明);
(3)具備繳費能力,愿意承擔支付保費義務。
2、被保險人的資格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作為被保險人:
(1)具有保險公司所在地戶口或永久居留權;
(2)非當地戶口,但在當地工作,有穩定收入和固定居所,必要時能提供證明者。有關證明指身份證、戶籍證明、當地暫住證、勞動用工合同、工商營業執照等;
(3)港、澳、臺同胞必須在當地有投資,并經常往返或居住在當地;
(4)為未成年人投保含死亡責任保險的,投保人必須為父、母(合法監護人)或者經父、母(合法監護人)書面同意,且累計風險保額不得超過有關規定。
二、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1、莫買終身壽險
為了得到無時無刻的充分保障,部分消費者選擇購買終身壽險。但是業內人士卻不建議購買終身壽險,而原因也很簡單,終身保障的代價是保費的大幅增加,而從理財角度,這絕非可取的選擇。
以某家保險公司的兩款壽險產品為例,若30歲男子投保30年的定期壽險,在10萬元保額的前提下,每年只需要繳納保費410元;但是若投保另一款終身壽險,同樣10萬元保額,選擇30年繳費,每年需要繳納1900元,即每年要多繳納1490元,兩者的差別只是在于30年后購買終身壽險的投保者依然有10萬元的壽險保障。
2、莫買返還型保險
許多保險公司推出了具有返還屬性的定期壽險——每年繳納一定保費,若身故則可獲得對應的保額,若保障期沒有發生理賠,則保險公司全額退還保費甚至還給出一定的增值。
其實,對于這樣的“好事”,很簡單一個例子就能識出其中把戲:假設現在有一款純消費型的意外險,每年的保費是500元。怎么把它打造成返還型意外險呢?很簡單,我問你收取12577。30元的保費,其中500元直接視作購買那款純消費型的意外險,剩下的12077。30元則存入銀行,按照一年定期存款4。14%的收益率,這12077。30元一年后就變成了12577。30元,我把這筆錢如數奉還,一款返還型意外險就順利收工。
很顯然,這并不符合我們降低現金支出努力“省錢”的目標。
3、巧用減額投保法
雖然投保終身壽險不可取,但也不等于投保期限越短越好。
壽險的保障期限應當與工作期限一致比較好。比如一個30歲的男子,按照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還有30年的工作期限,擁有30年的壽險保障是比較合理的。要達成上述目標,直接買一份30年期的定期壽險無疑是最簡單的方法,但卻不是最好最省錢的。
所以,我們采取組合式的方法來進行投保。舉例說,一個30歲的男子,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投保150萬元30年期的定期壽險,那么其躉交的保費將高達97800元。若改用減額投保的方式,改成一份150萬元的10年期定期壽險+一份100萬元的20年期定期壽險+一份50萬元的30年期定期壽險,其需要的躉交保費為20550+33600+32600=86750元,僅為原來方案保費開支的88。70%,無疑實現了一定的“省錢”。
4、精選“投*險”
投*險,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種側重于投資同時保障功能很多的險種。殊不知,投*險誕生伊始,其根本目的是在保證保障的同時,能夠較傳統壽險實現更低的保費開支。
當年,基金公司以定期壽險搭配基金定投的組合,從保險公司手中搶去了不少地盤。痛定思痛,保險公司推出了投*險,在保障方面,投*險采取自然保費,年輕時每年繳納的保費較定期壽險更低;投資方面,與基金類似同樣有很多投資賬戶可選,從而實現了比定期壽險搭配基金定投更佳的性價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國簽證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