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庭審判流程包括哪些環節?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庭審判程序大致可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評議和審判五個階段。
1、開庭。刑事訴訟開庭程序除傳喚被告人到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外,與前述開庭程序相同。
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法庭調查。法庭調查的范圍是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所指揮的犯罪事實和證明被告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各種證據。
3、被告人最后陳述被告人最后陳述不僅是法庭審判的一個獨立階段,而且是法律賦予被告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被告人最后陳述只要不超出本案范圍,一般不應限制其發言時間,或隨意打斷其發言,而應讓被告人將話盡量講完
4、評議和審判。合議庭應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并在充分考慮控辯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評議。
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追究刑事責任;構成何罪,應否處以刑罰;有無從輕、從重、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附帶民事訴訟如何解決;贓款贓物如何處理等,并依法作出判決。
二、法院審判回避程序是怎樣的?
回避的提出,可是以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主動自行提出?;乇軕斣诎讣_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回避申請提出后,是否準許申請,由法院決定,具體程序為:審判人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
綜上所述,法院審判是刑事訴訟中不可或缺的步驟。檢察院提請公訴后,案件就進入審判環節。法院宣告開庭,然后進行法院調查,組織控辯雙方答辯,在充分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掌握的犯罪事實及法律依據作出判決。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法院工作人員和案件有直接關系,應當回避。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
民事訴訟一審駁回起訴終審判決怎么處理?
民事案件一審判決后上訴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征地協議怎么寫
2021-02-07公司注銷決議書怎么寫
2020-12-26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